Hi, 我是 Natasha
生命教練,對我來說不只是一份工作,底下蘊含的是十幾年來的探索、跌跤、成長:世俗定義裡的成功、內在意義感的匱乏與困惑、初為人母的糾結,柳暗花明的喜悅,我都徹底嘗過。
你的答案必須由自己尋找,這不會是一條輕鬆的旅程
而我可以協助你,找回生命的方向感


My Story – 我的故事
23歲經歷了人生第一次迷惘
當時我剛從大學畢業,進入外資券商工作。為了得到這份工作,我努力多年,也明白自己有多麼幸運。當時看似站上了一個人生高點,但卻第一次感受到內心深處對這個人生方向有股懷疑。這個懷疑在一開始聲音不大,但兩年之後卻大聲到我再也無法忽視。在不知道自己下一步是什麼的情況下,我離開了金融業,而宇宙也在我決定離開後沒多久,打開了一扇門:以立國際服務在柬埔寨為期兩個月的志工領隊機會。這個人生轉彎是如何發生,現在回想起來仍覺得非常神奇。兩個月的經歷深深撼動了我,令我體驗從未經歷過的深刻感受。於是回國後,與好友創立了社會企業,延續這場奇幻經歷的感動。
我心裡總有個聲音一直在告訴自己:「這樣還不夠。」
外在行為上雖然做的是自己喜歡的事,但內在總有個聲音催促著我「妳做得還不夠,妳達到的社會影響力還不夠,妳還不夠。」這個聲音的出現總是伴隨著不安和焦慮,驅使著我不停地想下一步,想著如何達標,達標後再想下一步。懷著這股「不夠」,我申請了美國的 MBA。我很感謝 MBA 這兩年所帶給我的際遇以及人生經歷。然而,在多采多姿的商學院生活裡,不管走到哪裡,總是能感受到空氣裡有股隱隱的不安。環顧四週,所有人都在追逐著些什麼,所以我也不敢停下來,於是追著追著,我開始忘記自己在追什麼了。
生命在這時出現巨大轉折:我結了婚,成為母親,來到了日本,歷經了產後憂鬱
來日本不久後我找到了一份社會影響力投資的工作。我的生活聽起來再理想不過了,寵愛我的老公、可愛的孩子、能夠助人又運用財務專長的工作,已經不能再更美滿了,但內裡,產後憂鬱把我踢進了谷底。我完全失去生命的方向感,每天都非常迷茫,好幾個夜裡我崩潰、嚎啕大哭,而我的老公只能在旁邊默默地陪伴我,陪我度過一場又一場內在風暴。然而,現在回頭看,理解了產後憂鬱其實是一個 blessing,迫使我開始重視自己的內在。我開始把探索方向轉向內在,用盡所有我能夠觸及到的資源,再次淋漓盡致的探索。在接下來的五年裏,我上了非常多成長課程,讀了無數本自我成長書籍,竭盡所能吸收與內在成長有關的知識。
在探索的途中,我遇見了生命教練,並接受完整訓練取得認證
當時只是單純好奇,沒想到再次把我的生命帶到一個完全不同的地方。我在被教練的過程中,加速整合了過去幾年所學。本來只是概念性、知識上的內容,藉由教練的過程,內化成為了我自身的體悟。在感受到生命教練的力道後,我開始接受完整的教練訓練並取得認證。我非常享受在教練對話中與另一個人坐在一起,一起爬梳他的內在,一層層抽絲剝繭,幫助他找回、並活出自己最真實自己的過程。那些從充滿焦慮轉為平靜、由疑惑轉為篤定的眼神,總是深深撼動我的靈魂。
我找到一份深深扎根於內在的滿足,平安
現在的我,對生活依然充滿動力、追求卓越,而過程中少了許多焦慮和不安的負荷;我釐清了生命對自己而言的意義;更重要的是,我找到一份深深扎根於內在的滿足,平安。從十幾年前的第一次迷惘開始,經過外在與內在淋漓盡致的探索,終於可以慢慢體會那句老生常談:重點從來就不是答案本身,而是尋找答案的過程。的確,是這個過程使我的生命豐富、精彩、充滿意義。
Coaching Credentials






Other Fun Facts About Me
- 住在東京已經八年了,但還是不敢吃生魚片和納豆
- 可以背出三張信用卡的卡號和有效期限 (網購很方便)
- 大學時代的打工是 XBOX 360 展場主持人,可是我賣的遊戲一個都沒玩過
- 酷愛看恐怖片,有好看的請推薦 🙂
Reflect with Natasha:
一個幫助你練習覺察的 Email 服務
覺察與反思,可以使你的生活過得更有知覺。
一個人覺察可能有點孤單,所以我們一起練習 🙂
這系列電子報目的在幫助你漸漸培養出自我覺察的習慣。
以大約每月一次的頻率,你會收到 :
- Natasha 本月最真實的反思與體悟
- 3 – 5 個教練問題,引導你反思
- 精選自我成長以及靈性成長內容
邀請你為自己準備一本本子,每個月跟我一起覺察。